才过流感高发季,宝爸宝妈们又要开始面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了。
每年4-9月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5月进入手足口病高峰期,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这两种疾病有很多相似处,可以说就像是“双胞胎”:
1、病因: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病毒包括很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需要引起注意,因为它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2、流行病学:这两种疾病都是夏秋季高发,高峰主要集中在5、6、7月份,潜伏期平均3-5天,具备传染性,具体传播途径并不确定,也就是说即使孩子一发病就隔离,前两天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是有可能中招。
3、症状相似: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大都有发热,可持续4-5天,口腔粘膜有疱疹,尤其是咽后壁,通常为针尖大小白色小疱,周围有红晕。疱疹可在发热开始1-2天或者发热同时出现。之后水疱破裂时小朋友会很疼,流口水,可能影响休息,难以进食甚至喝水。但通常疼痛时间不会持续太长。
4、预后:这两种疾病都为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可以痊愈。这两种病一般不用口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少数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抗生素。
不过即使是“双胞胎”也有不同之处哦:
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不同的是手足口病手心或脚心或肛周有疱疹,(有时可在手指缝或足趾缝里,或臀部和膝盖)而疱疹性咽峡炎仅仅在口腔里,但是病初的时候也根据这条无法确诊,因为手脚心或肛周的疱疹有可能晚于咽部的疱疹出现。也就是说病初可能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待手足或肛周疱疹出现后又最终确定为手足口病。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咽部有疱疹还是手足肛周有疱疹,发热并伴有有以下情况时,提示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就医:嗜睡,持续呕吐,肢体抖动(肌肉抽搐),站立不稳,精神差(烧退了仍然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有哪些?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有哪些
1、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2、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3、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
预防手足口病,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做出行动,因为成人虽然不会得手足口病,但却会成为肠道细菌的携带者,勤洗手能够阻断肠道细菌由口侵入人体,是预防中最重要的一步。
“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家长可能要带孩子出去游玩,最好尽量去大自然里比如公园或者爬山,少到拥挤的公共场合,尤其是小区的公共设施和游乐场。”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手在接触眼耳口鼻前后、外出归来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要记得洗手;家长应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我们将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出现异样,应按要求采取在家观察的措施,家长应给予理解与配合,防止疾病的传播蔓延。
爱为魂,育为本,爱的教育从这开始……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您想了解更多非传统教育,以贴近生活的新式教育知识,请白癜风的治疗白癫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