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不退、流口水、厌食、咽喉痛……到底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由于这两种疾病发病症状相似,疱疹性咽峡炎还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不少家长容易将两者混淆。那么,如何把两者区分开呢?
一、相同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由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均可接触患者或飞沫传播,且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两病发病前均有接触史。患儿临床表现均为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可呈高热)、口痛、流涎、厌食、烦躁、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春夏季多见,一般5岁以下患儿易患两病,此外疱疹性咽峡炎还称为“隐形手足口病”,大多数为轻型病例,经治疗后全部均能痊愈。
二、区别之处。
手足口病疱疹一定会发生在咽部“+”手、足与臀部等,但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儿不一定全部出现,一般前期疱疹出现口腔黏膜疹,此时易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但在1-2天后可见除口腔以外的皮肤会出现斑丘疹,有些为疱疹,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米粒到黄豆大小不等,愈合后不留痕迹,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手足口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的咽部疱疹会在起病2日内出现,可见口腔粘膜出现散在针尖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咽部周围,但不见于齿龈及颊粘膜。2-3日后红晕扩大,疱疹破溃变为数个黄色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口腔以外其他部位不出疱疹。轻型病例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均在4-6日后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
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