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个百科词条:
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定义为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伴有发热的惊厥发作,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曾有无热惊厥病史者。目前认为对单纯FC患儿可不诊断为癫痫。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年Nelson及Ellenberg提出的定义,热性惊厥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左启华主编)一书中提出的定义:初次发作在1个月到5~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后,方可诊断为热性惊厥。
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各位爸妈切记,不管眼前抽搐的小人儿有多可怕,请保持镇定!因为这个时候,你就是孩子的天。医院,也要花上一段时间。所以请学会自救。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豆娘我结合了多方材料,列了几条急救措施:
1.摆身形: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颚略向前突,不用枕头。切忌在患儿发作时给其喂药(防止窒息)
2.放压舌板,清污秽:
解开衣领,用毛巾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患儿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毛巾清理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3.掐人中:
用大拇指按压患儿的人中穴、合谷穴(见下图)大约3分钟,少搬动患儿,保持安静。
4.降温:
(1).物理降温
a.用毛巾包裹冰袋,或者直接用浸过水的冷毛巾,敷在患儿的额、颈、腹沟处。
b.贴降温贴。
(2).药物降温
口服退烧药,或者直肠(肛门)给药。
5.就医:
一般情况下,当你完成了以上4个步骤之后,也就过了3-5分钟。这个时候,患儿基本上已经恢复意识了,医院。
如果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者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那么,请做完第1、2点,医院。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
儿喂药
(
防窒息
)
。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
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
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
———
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
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
———
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
利散热。
温水浴
———
水温
32~36
℃,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
5~10
分钟为宜,要
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
———
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
3-5
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
家长不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医院。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
儿喂药
(
防窒息
)
。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
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
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
———
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
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
———
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
利散热。
温水浴
———
水温
32~36
℃,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
5~10
分钟为宜,要
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
———
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
3-5
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
家长不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医院。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
儿喂药
(
防窒息
)
。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
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
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
———
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
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
———
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
利散热。
温水浴
———
水温
32~36
℃,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
5~10
分钟为宜,要
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
———
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
3-5
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
家长不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