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提醒家长不要随意亲吻孩子手和嘴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消息称,“新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得无法进食”,还告诉家长疱疹性咽峡炎是通过成人的唾液传播的,并提倡家长们换一种爱的方式,除了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之外,也不要冲孩子呼吸,不要与孩子共食……传言引起家长们的担忧,并不断被转发。
疱疹性咽峡炎,其实是疱疹+咽峡+炎,就是一种在口腔内长疱疹的炎症,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疾病初期会出现高热,伴随咽喉痛、头痛的症状,婴幼儿期的宝宝多以少食或拒食为首发表现,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肺炎、腹泻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据了解,疱疹性咽峡炎会通过体液进行传播,唾液、粪便和破溃的疱疹中都被发现过病毒的存在,其中粪口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染方式,1—7岁的儿童抵抗力低、普遍容易感染。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史宝海说,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相对一致,每年的3月至7月以及10月至12月都是发病高峰期。“因为这两个疾病有点像‘亲兄弟’,都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有些孩子在发病的第1—2天只出现发烧和嘴里长疱疹的症状,被诊断为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可能过了几天,手脚开始长疱疹,病情就发展为手足口病。所以,如果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最好尽早介入治疗。”史宝海说,在多发期,爸爸妈妈要尽量避免和孩子嘴对嘴地亲吻。此外,分餐制也能有效减少唾液间病毒的传播,家长不要把食物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喂给孩子。
●“病情来势汹汹,但在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史宝海说,对于病情较轻的幼儿患者,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多喝水、清淡饮食、少吃高蛋白食物可有效促进病情自愈。
●“对于部分抵抗力较差,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昏睡、持续呕吐、头痛、无力或者呼吸、心跳加快的幼儿,应及时就医,一些病情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史宝海强调,当幼儿持续高热,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并辅助物理降温。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针对性疫苗,自愈后也并不具有终身免疫性,但疱疹性咽峡炎完全是可预防可治疗的:
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室内多通风、晾晒衣被、消毒幼儿玩具及图书,
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如果大人已经发生口腔黏膜疱疹、咳嗽、流涕、发热、肠胃不适等症状时,要尽量与孩子保持距离,避免传染。
新闻多看点手足口病疫苗上市
近年来,手足口病让不少家长提心吊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儿童接触病人后80%以上都会发病。
据了解,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最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两种,后者最为凶险,患者常发生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瘫痪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往往越小的婴幼儿感染肠道病毒71型后的症状越重,多数重症手足口病为3岁以下的儿童,较大儿童和成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目前生产的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即注射后还有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大大减少。
目前,我市有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制的两款疫苗,接种对象分别是6月龄—3岁和6月龄—5岁的婴幼儿,家长可自由选择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共接种两剂次,与其他疫苗接种的时间至少间隔两周,与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时间应至少间隔1个月。
接种疫苗后,孩子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医院就诊。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呈一过性。严重程度达3级以上的所有症状(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非常安全。
白癜风研究院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