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入秋以来,本市手足口病疫情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年第35周(8月28日-9月3日)至第46周(11月13日-11月19日)较去年同期上升73.97%。同时本市报告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数也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度增长。
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本市的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为CoxA6,其他主要的病原还包括CoxA16型、EV71型、CoxA10型等肠道病毒。重症病例目前仍以EV71感染为主。
早在今年4月,疾控君就发布了手足口高发的预警和预防措施(“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家长们看过来”)。
今天,疾控君就来说说,日常预防手足口病,除了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的15字防病口诀,幼儿园、学校和幼儿家长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幼儿园和学校
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为了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幼托机构、学校等在手足口病流行期中,尤其应当落实晨检、消毒等传染病防控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落实晨间健康检查、全日健康巡查
◆缺勤(课)每日网络直报与随访
◆日常预防性消毒等传染病预防措施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卫生
◆加强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管理等
患儿
隔离休养、及时治疗
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后应居家隔离治疗。症状消失后一周以内,都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孩子诊断手足口病后,家长应及早通知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如实告知病情和诊断情况。
患儿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神志不清、精神差、食欲下降、昏睡、呕吐、肌肉或四肢抖动、心率增快、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就诊,必要时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家长
做好家庭消毒
家长应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暴晒或消毒,注意开窗通风,家长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物品消毒方法
消毒时,家长要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除了上述预防措施,推荐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由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喜大普奔!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登陆上海!”)
参考资料:
关于进一步做好学年本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沪卫计疾控[]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