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肠病毒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有妈妈问我:已经很注意环境卫生,为什么3岁孩子仍多次感染肠病毒?要怎么预防?这里给家长三个小提醒:

1.很多孩子的肠病毒都是大人传给他的,大人抵抗力比较好所以可能没有症状。

2.肠病毒不怕酒精,因此必须使用肥皂洗手。

3.清洁消毒不能用氧系的漂白水,只能用氯系的。

每次提到肠病毒,很自然的反应就会联想到腹痛或腹泻等肠胃道症状,这绝对是第一个要厘清的错误观念。

之所以命名为「肠」病毒,是来自英文Enterovirus的翻译。Entero-这个前缀代表「经由肠胃道」之意,也就是说是藉由「吃」入病毒,所造成的感染。肠病毒很厉害,它会钻入小肠的血管,顺着血液到处流窜,跑到喉咙,就变成我们所熟知的「疱疹性咽峡炎」。

得到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会在上颚后方,形成小水泡或溃疡,很痛;有时会加上发烧,要一周左右才完全康复。如果加上手脚也有病毒水泡或疹子,就叫做「手足口病」,这两种疾病也是肠病毒最常见的两大病症。

不过,肠病毒不见得这么安分守己,除了造成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之外,偶尔也会乱跑到心脏或脑干,造成重症甚至死亡,其中又以肠病毒71型是危险度最高的一型。

四大重症前兆,有一个就要当心

关于肠病毒71型至少有几件事是确定的:

第一,三岁以下得手足口病的病童要特别小心,因为三岁以下感染肠病毒71型后重症的机率较高。

第二,所谓特别小心,就是要严密监控四大重症前兆:一、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二、肌跃型抽搐。三、持续呕吐。四、心跳加快或呼吸急促。肌跃型抽搐,是快睡着时,类似受到惊吓的突发性全身肌肉收缩动作,与一般发烧畏寒不同。

第三,上述的四大重症迹象中只需具备一个,就有住院的必要。

也许「多洗手与戴口罩」是预防疾病的老生常谈,但确实也没其他更好的方法了。肠病毒不怕酒精,因此必须使用肥皂洗手,严格遵循「湿、搓、冲、捧、擦」与「内、外、夹、弓、大、立、腕」正确搓揉的洗手步骤,以及使用含氯漂白水清洁消毒,才是标准的防治措施。

洗对部位才能把手洗干净

要把手洗干净可是一门大学问,除了遵循「湿搓冲捧擦」五个步骤还不够,还要洗对部位。

洗手能把大多数的细菌与病毒赶走,虽然不可能一一杀光,至少能达到最基本的保障;而要洗对手,才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也就是说,五步骤与七部位口诀都要确实做到。

「湿搓冲捧擦」是针对洗手的步骤,而「内外夹弓大立腕」则是针对手的部位

「内、外」是指手掌的内与外;「夹」是指指缝间;「弓」是指手指背;「大」是指大拇指;「立」是指尖;「腕」就是指手腕。这套七部位口诀的洗手顺序及要领为:

1.内:双手手心相互搓揉。

2.外:手掌对手背相互搓揉。

3.夹:双手搓洗时,十指交叉扣紧,顺便搓揉指缝间。

4.弓:手心与手指背间相互搓揉。

5.大:是提醒,洗手时也可顺便帮大拇指按摩、搓揉虎口的位置。

6.立:是要洗净藏在指甲细缝里的病菌,因此要把手指立起来,对着掌心搓揉。

7.腕:是手腕部分,必须冲洗干净。

吃饭前、如厕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摸完宠物后、或者成人从外面返家抱小孩前,以及任何时候手部有脏污时,都要记得用水仔细清洁,洗完后,要使用擦手纸擦干,才算洗净。

粉丝QA

Q1:宝宝快两岁,今早发烧38度,口腔有红点其他没有,精神还可以不过只吃一点饭,会是手足口病吗

Q2:早上好啊,我想咨询一下,宝宝除了发烧以外暂时没别的症状,这是手足口病的前期啊?

Q3:您好!四岁多,今天突然发烧39.2,看喉咙里有几个黄色的泡,是疱疹性咽峡炎吗?

A: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开始时都会出现连续数天发烧、喉咙痛以及感觉不适,然后嘴部会出现斑点。儿童会失去食欲,非常急躁。年龄稍大的儿童会出现头痛、喉咙痛和无力感。

手足口病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或喉咙痛。发烧后1-2天,口腔会出现疼痛的水疱,这些水疱初时呈细小的红点,然后会形成溃疡。溃疡通常位于舌头、牙肉以及口腔的两腮内侧。

现时并没有药物治疗手足口病。患者应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同时亦可用药物治疗症状,以纾缓发烧和口腔溃疡引致的疼痛。要控制疼痛,可以给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坦普拉或其他品牌)或布洛芬(美林、雅维或其他品牌)。如果孩子无法服用口服药,可以使用缓解疼痛的肛门栓类型药物。父母要细心观察儿童的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神情呆滞或病情恶化等情况,患者应及早求诊。

为能够及时回复各位的问题,请长按-识别图中







































白癜风的问题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bj/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