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检查孩子口腔内壁会发现

这种情况在幼儿机构也是普遍现象,有的幼儿园一个班30个小朋友,有四成左右的孩子患病

记:家有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护理方面应注意什么?

对于愈后的患儿,家长也不能忽视,因为咽部感染后易发心肌炎、病毒性肾炎等症,患儿高烧后还有可能引起惊厥、抽搐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愈后,家长也需要留心注意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单独发生时,全身常无明显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但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患病时,多表现为进食时哭闹,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

冯:造成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儿童体质虚弱无法承受,进而造成热伤风,导致病疱疹性咽峡炎图片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及并发细菌感染等,所导致的咽峡炎流行快,主要侵犯3岁至7岁的小儿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辨证属湿热喉痹,是风热、脾胃积热、心火上炎、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

冯晓纯,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儿科主任、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教授吉林省第一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长春市名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小儿呼吸、泌尿、消化系统、神经等疾病的治疗与研究

另外,有些孩子发病时常常是高热不退,家长常会认为是普通感冒,用几天药后仍不见好转,后辗转到儿科就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经过抗病毒治疗,才得以康复

冯: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不同的是其主要症状表现在咽部,发病后,孩子往往表现为哭闹、宝宝疱疹性咽峡炎拒奶、持续发热、咽部疼痛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的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天至3天后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而手足口病的疱疹散布在患儿的手、足和臀部,这是最大的不同

记:小儿咽峡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本期特邀:

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待这种困扰孩子的疾病呢?本期“健康会客厅”,我们邀请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儿科主任冯晓纯教授,就小儿咽峡炎疾病的发病、预防、护理及中医的治疗进行探讨

冯晓纯教授:(以下简称“冯”):小儿咽峡炎医学上叫做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也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疱疹性咽峡炎症状黏膜亦可发生疱疹

冯: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常用流水洗手,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并不复杂,中医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用药上,主要是采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品,疏风清热利咽,清心泻脾等中药疗法或局部外敷中药,如在患儿脚心贴清降膏,局部穴位贴利咽膏等另外,还可以利用中医疗法,如捏背、刮痧、推拿、拔罐等疗法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同样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记: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存在一定的流行性,应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记者(以下简称“记”):冯教授,您好!您能谈一下什么是小儿咽峡炎呢?

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上一定要保持清小孩疱疹性咽峡炎淡,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腻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的食品

检查孩子口腔内壁会发现,咽部疱疹多发生于软腭、悬雍垂和舌腭弓等处,呈线状分布开始为小疱,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疱疹,而见到浅遗疡,表面覆淡黄色或白色假膜,周围黏膜呈鲜红色

近一个月来,我市各大儿科诊室经常能碰见这样的小患者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嘴里起疱,嗓子疼,吃不下饭有的家长把孩子的症状误认为是手足口病,就把孩子隔离在家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往,虽然进行了治疗,但在后期护理中仍存在问题,使得病情反复

本报记者 王菁菁

记:很多家长将疱疹性咽峡炎误认为手足口病,那么它与手足口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易小孩疱疹性咽峡炎与哪些疾病混淆?

“孩子总是感冒,每次感冒嗓子都会疼,疼得孩子都吃不下饭”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儿科,市民刘女士抱着三岁的儿子说经医生检查,刘女士的儿子得的并非是刘女士认为的“感冒”,而是疱疹性咽峡炎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到进行确诊


白癜风忌食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bj/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