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胃蕴热证:主症:多见于热病之后,有轻微的周身不适,口干,口渴,烦躁,局部灼热刺痒,在口鼻周围等处发生群集小疱,大便干燥,尿黄赤。
舌脉:舌质红、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清解肺胃毒热。
处方:解毒清热汤加减。
方药:公英30克,野菊花30克,大青叶30克,紫花地丁15克,蚤休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
2、肝胆湿热证:主证:皮损主要见于前后阴部,水疱易破,破后糜烂、渗出,疼痛明显;若染毒后则有脓性分泌物;伴发热,大便不调,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泻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6克,栀子9克,黄芩9克,柴胡6克,泽泻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生地黄9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2克,薏苡仁仁15克,生甘草6克。
常用的中成药也有很多:清肺抑火丸6克,每日2次;或黄连上清丸9克,每日2次;或牛黄解毒丸6克,每日2次。
二、外治法中成药外治单纯疱疹有明显疗效。可用的药物也有很多种:
①冰硼散:对疱疹渗液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取本品适量撒入患处,每日2次,连续3天。可解毒利湿。
②西瓜霜喷剂:对疱疹渗液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取本品适量,每日3次外喷患处,连续3天。可解毒利湿。
③双料喉风散:对疱疹渗液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取本品适量,每日3次外喷患处,连续3天。可解毒利湿。
④柴胡液:对疱疹干燥结痂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用棉签蘸本品(柴胡注射液、柴胡口服液)适量,每日3次外搽患处,连续3天。可清热解毒。
⑤双黄连:对疱疹渗液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取双黄连粉剂适量,每日3次外喷患处;对疱疹干燥结痂者,局部用酒清消毒后,用棉签蘸双黄连注射液或双黄连口服液适量,每日3次外搽患处,连续3天。可清热解毒。
⑥紫金锭:对疱疹渗液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取紫金锭研细,每日3次外喷患处;对疱疹干燥结痂者,局部用酒精消毒后,紫金锭研细,加清水适量调匀,用棉签蘸糊,每日3次外搽患处,连续3天。可清热解毒。
⑦复方片仔癀软膏: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次。可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病毒性、细菌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痤疮等。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