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变化快而频繁,天气忽冷忽热,潮湿阴霾,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所以春季也是各种疾病的好发季节。如何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安全的度过这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呢?下面我们讲讲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这两“表兄弟”的一些知识吧!
一、病原体
1、相同:
柯萨奇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疱疹性咽颊炎的主要是A1-6,8,10,22亚型,导致手足口的主要是A16亚型。
2、不同:导致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原虽然相同,但少数手足口病也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导致,EV71型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常常比较严重。疱疹性咽颊炎还可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
二、传染性
1、相同:两者都有传染。
2、不同: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病人密切接触或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疱疹性咽峡炎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三、临床表现
1、相同: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同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都会出现发烧、咽喉痛、口腔内疱疹等症状。因二者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尤其病程初期,所以在疾病初期当手、足未出现皮疹前可能会被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
2、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疱疹性咽颊炎由于由柯萨奇病毒不同的亚型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很轻,有的却很重,不同年龄临床特点也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
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臀,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两者的区别主要为发病位置不同,前者是咽喉局部发疹,后者是全身症状,还伴有发烧、嗓痛、流涎等症状。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咽峡炎是一种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的疾病,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危险远远小于手足口病,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四、治疗和护理
同:
二者都是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常不需特殊治疗,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皮疹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多饮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就可以了。短则2-3天即好,一般一周,严重的会相比较长。
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本病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五、预防
预防措施要到位
1.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餐具要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勤晒衣被,多晒太阳。
2、注意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做好预防措施疾病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1、疱疹性咽峡炎早期治疗可预防部分手足口病。
2、休息很重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
3、饮食营养、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咽痛。
4、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