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儿推世界~
为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的家长们
特地准备了语音
从本月5日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了芒种节气,气温骤然升高,空气湿度增加,热蒸湿动。
天气湿热,蚊虫大量滋生,容易传染疾病,所以芒种开始的月份又被称“百毒之月”。
这样的天气,人体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全身乏力,此时抵抗力下降,儿童脾气不足,就更容易受到外邪。
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感染。幼儿园和小学也出现小流行,家长朋友们需要警惕了。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致病病原体差不多,所以它们的症状具有相似性,今天,把它们放在一起讲解,有助于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区别及预防。
1、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比较
◆都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
◆出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口腔咽喉部出现水疱、疱疹或溃疡;
手足口病可在口腔咽喉部、手心、足底出现疱疹,在臀部、膝盖还会出现皮疹;
◆病情轻重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烧退后注意护理大概7—10天即可痊愈;
手足口病分轻症和重症:轻症护理得当7天左右可恢复健康;但是重症手足口病则可引起脑膜炎、脊髓炎、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虽然重症的发生比例不高,但是妈妈依然不可掉以轻心,发生轻症时注意护理和观察,发现异常及早送医就诊。)
◆感染高危人群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高危人群为1到7岁幼儿或儿童;
手足口病虽然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但主要高危感染人群为3岁以下幼儿;
◆二者病程表现
潜伏期(3—5天):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各部位出现水疱;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这也是宝宝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而导致拒食等症状。
2、两种疾病均可再被感染
虽然引起手足口病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但其他多种肠道病毒也能引起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也是如此。
宝宝感染肠道病毒后,会对当次感染的病毒产生抗体。但是,我们已经了解到,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如果下次被另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抵抗力不足那么依然会再次感染。
因为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手足口病,今年流行的病毒种型如果不同于往年曾经被感染过的病毒种型,那么孩子依然有被感染的可能。
所以,在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们都应当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
3、疱疹性咽峡炎可发展为手足口病另外,有些病毒既可引发疱疹性咽峡炎,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有可能发展为手足口病。
如果宝宝确诊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应做好隔离做好护理尽早争取早日痊愈。
4、为何不需要抗生素治疗?无论疱疹性咽峡还是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而抗生素(消炎药)只适用于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病症。验血后医生开具的诊断报告上如果明确是病毒感染,则无需服用抗生素。
5、不用抗生素治疗那该怎么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没有特效治愈的药物,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护理。
无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宝宝被感染后,会经历2个不舒服的阶段:
一个是最初的发热阶段,妈妈需要做的是注意退烧和补充水分;
另一个是疱疹破溃后的溃疡疼痛阶段,会出现口水增多、进食困难的现象,妈妈要做的尽量让宝宝舒服些,譬如尽可能让宝宝喝凉水,一来减轻疼痛,二来可冲洗溃疡的创面促进愈合,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随着溃疡的愈合,疼痛感减退,孩子饮食慢慢恢复,身体也会慢慢康复。
6、接种疫苗可保证不会被感染吗?目前市面上2款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预防EV71病毒,而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EV71疫苗只预防EV71病毒。其预防手足口病的整体效果约40%,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约67%和84%(推算结果)。所以大家应理性看待此保护率。
7、既然不能保证为何还要接种?因为EV71是可能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元凶和病死率最高的病毒,因为它更容易侵犯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相关并发症如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而手足口病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能达到67%。所以,给抵抗力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且是很有必要的。
8、宝宝多大可接种手足口疫苗?目前是市面上的2款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时间为6月龄到3岁或5岁之间,具体接种时间和次数请参考所接种疫苗说明书。
6个月前宝宝因为还带有来自母体的抵抗力,不在手足口病疫苗接种范围之内。但因成人也会被感染病毒,只不过因为抵抗力强不会表现出症状,所以疾病流行期间,成人外出回家后要注意洗手消毒,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幼小婴儿。
9、得过手足口病还需接种疫苗吗?如果确认上次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是EV71,那么宝宝身体里已经有了对肠道病毒EV71的抗体,所以就不必再接种。如果不是,那么建议接种。
10、中药外治法(仅为辅助治疗手段)1、珍珠粉、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等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5次,用于口腔疱疹者;
2、金黄散或青黛散,用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用于手足疱疹处;
3、炉甘石洗剂,适量涂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用于未破溃但瘙痒症者;
4、手口皮肤疱疹破溃后,可涂1%甲紫药水。
11、未病先防、已病速治、饮食调护未病先防:
预防肠道病毒,首先就是要杜绝并从口入,所以,勤洗手是关键;
注意生活和饮食卫生,吃熟食、不喝生水;
注意室内通风,注意寝具、玩具和日常用品的晾晒和消毒;
加强锻炼,选择空气清新的户外进行运动;
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
肠道病毒潜伏期、发病期和病愈后都有传染性,当孩子不适时注意检查体温和咽喉及皮肤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医治;
已病速治:
对于已病小朋友一定要和别的小朋友隔离;
患病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房间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新鲜;
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溃破感染;
饮食调护:
患儿患病期间应以流食、半流食、多营养饮食为主,注意饮食温度适当,避免过烫,应忌食:甜(如巧克力、蜂蜜、糖、蛋糕等各种甜品)、咸(各种腌制食物等)、辛(羊肉、韭莱、茴香、芥菜等)、辣(葱、姜、蒜、辣椒、花椒等)之品。禁食肥甘厚味之食物。
当孩子患了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妈妈特别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护理,注意观察,警惕和预防重症的发生,帮助宝宝度过最难的溃疡导致进食疼痛和困难的阶段,祝早日康复。
喜马拉雅FM:儿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