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时间:五分钟
最近家长们的朋友圈里“流行”最广和最“时髦”的疾病就是疱疹性咽峡炎,说这种疾病是新型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比手足口病还要严重!
疱疹咽峡来势汹汹,朋友圈里舆情滚滚,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医院传染病科病区主任葛艳玲医师,一起看看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何方神圣吧~
0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达22种肠道病毒血清分型都可能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而EV71感染往往导致重症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和空气飞沫传播。
症状:
突然高热(38.9°C~40°C)
婴儿和小幼儿:拒食、流口水、呕吐、苦闹不安;
年长儿:疲劳、嗓子疼、吞咽困难、头痛和腹痛。
咽部充血,口腔粘膜损害初现为丘疹,水疱,可破溃形成浅黄色溃疡
02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朋友圈里传言,疱疹性咽峡炎比前两期介绍过的手足口病还要厉害,那就来比一比了~
疱疹咽峡炎疱疹主要集中于咽峡部,而手足口病可累及咽峡、口唇、牙龈、手、臀等。
疱疹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往往恢复良好,手足口病少数合并严重并发症。
其实不管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都是轻症,并没有朋友圈中的谣言所说的那么严重,大家不必产生极大的恐慌
03
护理与预防
如果宝宝不幸中招,护理要注意:
轻症物理降温退热,当温度超过39℃,运用退烧药退热
清淡饮食,选择流质或者半流质如牛奶、蛋羹;注意口腔卫生
对重症的早期信号保持警觉,尽早送医,避免延误诊治:
谨慎使用抗生素。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才需用。
重症信号: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呼吸、心率增快、呼吸节律异常;
末梢循环不良、出冷汗。
因为都是肠道病毒的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手足口病类似。
1、饭前便后洗手很重要;
2、避免密切接触患者:共用餐具、拥抱、亲吻等;
3、隔离患者直至病愈,一般要求至发病后2周;
4、最后,强烈安利接种EV71灭活疫苗,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
“新手爸爸必读”的幸运读者已经公布,请“丁丁要奋发向上”,“入江雪”和“Jasontang”三位读者后台联系我们,留下您的地址我们将寄出奖品~8.19号我们会发放第二波奖品,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