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节气”
戊戌年小暑节气正式开始了,如同阴晴不定的天气般,我们宝宝们的健康也随之“阴晴”变化着……
这不……上个月閙的沸沸扬扬的“疱疹性咽峡炎”,跟着小暑节气的到来仍无休止的扰乱着我们的生活,不多说直接上图,给各位宝爸、宝妈们看看小编临床中看到的“最痛”的疱疹性咽峡炎,可苦了我们的宝宝了!
第一:首次见面
一进入小编的诊室,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就觉得这孩子很痛苦,很疲乏,果不其然,孩子的妈妈很着急的说“高医生,这孩子高烧两天,一直说嘴巴痛,头痛,不肯吃,不肯喝,心疼死了”。好吧,一听这妈妈的描述,我心里大概有数了,仔细查体吧!当我说孩子张大嘴巴,说“啊---”的时候,孩子说“我嘴巴痛,张不开”,以上图片是孩子尽力配合下,勉强拍摄的,大家可以看到,舌尖上已经有很多白色溃疡面了,其实这孩子整个口腔粘膜,咽峡部有很多白色疱疹。经问诊,查体后小编很有自信的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那就开始治疗吧……首先建议该患儿进行验血检查,主要目的是经科学方法看看,孩子的感染程度及感染情况……十分钟后(是的,十分钟,此处插入小广告: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儿童的检查结果均很快出报告的!医院哦!^^),出来验血报告病毒感染,可以口服药物治疗。
第二,治疗方案
下面问题来了,这孩子痛的连食物、水都不能吃和喝何来吃药呢?输液?这孩子没有指征可以输液,绝不考虑。好吧,那小编拿出看家本事,使出浑身解数帮一帮这位小患者吧。首先我得解决“痛”的问题,先给小患儿进行耳尖放血,因为小暑节气,暴感暑热之气,“小儿素体稚阴稚阳,易脾虚生湿化火、化毒”,火热湿度炎上攻喉,导致发热、溃烂、疼痛,所以我得帮孩子体内的火热湿毒找到出路,所以治疗的第一步,先给孩子耳尖放血,那么问题来了,很多家长朋友们会问,为什么耳尖放血呢?(传统医学以为,耳部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尖在耳郭微经络中为肝经所主,故能起“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作用。且“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故耳尖穴点刺放血使邪有出路,邪热外泻,达到清热解毒之功效),放血后过10分钟左右,孩子说喉咙稍舒服一些,再给孩子开了中药汤剂,我科自拟的“三豆饮”,有清热利咽,清暑利湿之功效,同时告知家长,回去拿天然的蜂蜜,取少许放到孩子舌尖溃疡面上,口含5分钟,结合饮食指导,经三天治疗后……
很漂亮的小舌头,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孩子很高兴的进入诊室,孩子的父母也喜笑颜开。同时小编的心里也无比的开心。
再次验证了,我们祖国医学--“中医学”的魅力所在,同时再次说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下面小编给各位家长朋友们推荐两种适合“小暑节气”的食疗方。
咸橄榄芦根汤
橄榄8个、芦根60克
做法:芦根洗净,稍浸泡;橄榄洗净,用食盐拌腌约1小时。在瓦锅内加入清水毫升(约5碗水)加入芦根、橄榄,武火滚沸后,改为中火滚至毫升(约2碗水)即可。宜趁热饮用,此量可供2人饮用。
马齿笕蒜头滚皮蛋汤
食材:马齿笕克,蒜头2个,皮蛋2个,生姜4片,精盐、麻油少许。
做法:马齿笕洗净;蒜头去衣、刀背拍裂;皮蛋去壳、切块状。起油锅爆炒蒜头,加入清水毫升(约5碗水)和生姜,滚沸后下马齿苋和皮蛋,滚至刚熟,调入适量食盐和麻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好啦!希望小编的一些知识能够帮助到您,能呵护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健康茁长成长!
高文英医生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医院中医儿科许尤佳教授、廖若莎教授。
擅长运用中医理论,通过中药口服及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常见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发热、咳嗽、气喘、鼻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六全天(周二上午可预约)
出诊诊室:中医馆
-
中医儿科高文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