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标题bcdef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幼儿园造成感染。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手足口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发病1~2天后,幼儿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內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因此,不少幼儿患病后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后果严重。
手足口病的护理
目前,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如无并发症,患儿1周左右即可自愈。对于已患手足口病的患儿,老师可告知家长做好护理工作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如果发热未退,要让患儿多喝热水。
选择柔软的衣服、被褥,及时清洁保持卫生。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裏患儿双手,防止因瘙痒、疼痛难忍而抓破皮疹。
保持口腔清洁,多漱口。必要时可以为患儿准备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
若臀部有皮疹,要随时保持臀部的清洁。
隔离。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做好卫生清洁,切断传染途径。一旦有幼儿疑似或确诊为手足口病,及时在家隔离,避免传染其他小朋友.
养成习惯。幼儿园及家里都要做好室内外的卫生清洁,勤通风换气、勤洗晒衣物、被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饮食习惯。使用七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消毒。班级出现患儿须对患儿个人生活用品及班级的各种玩具、桌椅、物品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加强免疫力。日常饮食注重科学营养搭配,多带幼儿出去运动、晒太阳,还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
晨检。保健医生更要做好幼儿的晨检,密切